“十一五”期間,湖南省新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43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省重點實驗室33個。到2010年底,全省共建有78家重點實驗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4個。重點實驗室在增強湖南自主創新能力、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06~2009年,全省重點實驗室累計承擔研究開發項目235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55項,轉化各類科技成果200多項;被SCI、 INSPEC收錄的論文3447篇,出版著作468部;申請專利766項,其中獲得授權專利411項。同時,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集聚和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中心,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達到240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11人,國家級榮譽稱號獲得者40余人,省部級科技領軍人才60多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并為成果實施單位新增直接經濟效益500多億元。例如,依托現代車身技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突破了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傳動系統等產業化關鍵技術,支撐湖南省從電池、電機、電控到整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形成。
“十二五”期間,湖南省將按照“大專家、大成果、大品牌”的發展戰略,繼續新建20~2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達到80家左右;培育和形成 10~15個創新型研究團隊、20個左右的領軍型科學家;形成5~7個能夠搶占國際或者國內科技制高點的優勢技術領域,取得20項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培育8~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含企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把重點實驗室打造成為湖南科技發展的品牌。
2006~2009年,全省重點實驗室累計承擔研究開發項目235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55項,轉化各類科技成果200多項;被SCI、 INSPEC收錄的論文3447篇,出版著作468部;申請專利766項,其中獲得授權專利411項。同時,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集聚和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中心,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達到240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11人,國家級榮譽稱號獲得者40余人,省部級科技領軍人才60多人。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并為成果實施單位新增直接經濟效益500多億元。例如,依托現代車身技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突破了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傳動系統等產業化關鍵技術,支撐湖南省從電池、電機、電控到整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形成。
“十二五”期間,湖南省將按照“大專家、大成果、大品牌”的發展戰略,繼續新建20~2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達到80家左右;培育和形成 10~15個創新型研究團隊、20個左右的領軍型科學家;形成5~7個能夠搶占國際或者國內科技制高點的優勢技術領域,取得20項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培育8~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含企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把重點實驗室打造成為湖南科技發展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