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強化快速通報和快速反應機制,加強基層快速檢測能力建設,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這是我國“十二五”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移動實驗室具有高移動性、現場快速檢測的優勢,因此,加強移動實驗室的建設和推廣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從我國第一臺移動實驗室投入使用至今,移動實驗室在技術的提高、應用的推廣、生產的規范以及相關理論的研究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移動實驗室存在的意義和發揮的作用也得到了多方論證:其機動、快捷、現場檢測的特點彌補了固定實驗室在應對突發事件、深入偏遠地區時的局限性,在松花江污染中的水質檢測、汶川地震的食品安全檢測、奧運會期間供奧食品檢測等重大事件或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移動實驗室在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1)移動實驗室整體發展缺乏規劃;
(2)移動實驗室技術標準缺失,無法指導移動實驗室行業的生產和發展;
(3)移動實驗室的認證認可都參照固定實驗室標準,不能反映移動實驗室的移動特性;
(4)移動實驗室儀器設備和配套裝置技術不成熟,制約我國移動實驗室自主研發能力和國產化水平;
(5)移動實驗室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銜接脫節,使移動實驗室產品使用價值大為降低;
(6)沒有建立成熟的移動實驗室應用模式,移動實驗室在某些部門僅僅成為能力建設的一個指標,使用頻次低,大多時候成為擺設,制約了移動實驗室的推廣應用。
以上問題的解決辦法:
(1)制訂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引領我國移動實驗室行業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2)建立移動實驗室標準體系,推動該領域技術標準水平的提升;
(3)加快完善移動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建設和法定資質的認證認可;
(4)加大對移動實驗室標準制定和科研開發的投入,推動移動實驗室行業的產學研融合與技術水平的提升;
(5)加強生產、使用者之間的溝通,實現產品的設計生產更具有針對性;
(6)拓展應用領域,建立應用模式,將移動實驗室的優勢在保障公共安全中得以廣泛體現。
筆者從技術監督部門使用的角度出發對移動實驗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技術監督部門在維護公共安全中
對移動實驗室的需求
技術監督部門在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時會到達現場進行勘測,查找事故原因,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有重大活動時也會進駐現場,以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但以上情況只是偶然發生,移動實驗室的利用率較低。
1.2日常技術監督技術監督部門維護公共安全的職能不僅表現在應對突發事件,更重要的是日常監督監管,將公共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如果技術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發揮移動實驗室的優勢作用,就一定會增加對移動實驗室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也就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前提。移動實驗室對產品質量的日常監督可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2.1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
傳統的市場監督抽查、風險監測涉及產品范圍窄、檢驗周期長,耗時耗力,容易形成監管盲區,削弱了對假冒偽劣的打擊震懾力度。新形勢產生了對現場檢測、就地執法的需求,這種情況下,需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數據和檢驗報告,這就要求移動實驗室具備能夠快速、準確地對產品進行檢測的儀器設備,移動實驗室經過認證認可,檢驗方法符合產品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檢測過程在檢測部門質量體系可控范圍內,出具報告的程序符合要求。
1.2.2商品的定性及半定量篩查
技術監督部門的日常監督對偏遠地區鞭長莫及,而這些地區由于公眾食品安全知識匱乏、消費水平低、不便于監管,往往成為假冒偽劣商品銷售的天堂,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比如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移動實驗室可迅速出具檢測結果,對偏遠地區銷售的商品進行就地抽樣檢驗,既可以篩查產品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又可同時進行商品質量知識普及,有助于提高用戶的維權意識,對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者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要實現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初步篩查,移動實驗室就產生了對快速檢測方法、檢測儀器的需求。
1.2.3違禁添加物質的排查
由于不法分子造假的手段越來越高,產品的質量標準已不足以成為判斷產品是否安全可靠的依據。尤其在食品產品中,為了滿足感官口味或達到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不法分子甚至向正常產品中添加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違禁物質,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移動實驗室應該不僅僅是對固定實驗室的縮小、改造和復制,更需要開拓思路,將新方法、新技術應用于對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商品的排查,這就對檢測儀器和試驗方法的研究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移動實驗室行業發展需凝聚社會力
移動實驗室的發展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能夠左右的問題,而是取決于汽車生產企業、實驗設備生產企業、試劑耗材生產企業、技術研發機構、使用部門(如環保部門、技術監督部門等)、政策法規制定部門、標準化管理部門等多方面的力量。只有這些機構部門共同努力,才能推動移動實驗室行業較快發展。
2.2不同訴求需要滿足不同部門和社會機構具有不同的性質,在發展移動實驗室行業的問題上有各自不同的訴求。譬如,生產企業的經營目標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技術研發機構通過研究成果到應用的轉化,最終實現其經濟目標。使用部門則有著應用的需求,例如技術監督部門有實現快速現場檢測,打擊假冒偽劣、保障公共安全的需要;政策法規制定部門是為了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標準化管理部門是為了規范企業的生產、加強實驗室管理、確立檢測數據的法律效力。要將這些分散的力量聚集起來,一方面應使各機構各部門具有共同的目標,另一方面又能在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使他們均能滿足各自的訴求。
2.3搭建溝通平臺的意義 移動實驗室相關各部門各機構應聯起手來,搭建平臺,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這個平臺可以實現:
(1)生產企業了解使用部門具體的使用目的、使用要求、購買經費預算,減少生產的盲目性;
(2)實驗室認可機構根據移動實驗室的發展狀況和實際需求,及時完善相應的認證認可制度;
(3)使用部門、生產企業和技術研發機構能夠進行很好地合作,順利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并投入實際應用,同時促進相關產品標準及試驗方法的制定和修訂,使移動實驗室出具的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4)各機構部門之間形成行業發展的共識,向政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促成有利于移動實驗室發展政策的制定;
(5)在掌握行業狀況、了解各方面需求的情況下,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引領我國移動實驗室行業健康發展;
(6)在形成良性的發展環境后,移動實驗室的產品會更加豐富并切合實際用途,移動實驗室的管理會更加規范,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移動實驗室的優勢將在公共安全建設中真正得以體現。
在建立良好溝通的前提下,移動實驗室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便可一一解決,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同移動實驗室相關的各機構部門才能協同發展,實現共贏。
三、移動實驗室協會的組建
行業協會一般是指社會上同該行業相關的各方為整合優勢資源,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建立的社會團體,為會員起到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等作用。目前我國行業協會很多,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建立移動實驗室協會無疑是搭建同移動實驗室相關的各機構部門實現溝通、協同發展這樣的平臺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模式。
3.2移動實驗室協會的組建3.2.1移動實驗室協會的生成途徑
在我國的經濟轉型期,行業協會除了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生成途徑外,還有另外兩種。一種是體制內外結合型,該類型是在政府的直接倡導和大力培育下,各類相關經濟主體自愿加入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是法律授權產生的行業協會,即通過立法途徑產生或事后確認的行業協會。
移動實驗室協會的組建首先應著眼于從加強公共安全建設的角度來考慮。前文已經提到,只有移動實驗室廣泛地應用于公共安全的維護,才能引導產生對移動實驗室的需求,生產企業、研發機構才會有廣闊的市場,促進移動實驗室行業可持續性發展。反之,如果昂貴的移動實驗室設備只在偶爾的場合出現,而大多時候作為擺設,那它的發展必定受到限制。因此以加強公共安全建設為目標成立移動實驗室協會,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
其次,移動實驗室協會應具有豐富的會員結構。移動實驗室相關的機構部門包括企業單位、事業單位,還有政府部門等,協會內部要形成良好的溝通,實現多方協同發展,必須均衡不同機構部門的意志,滿足不同機構部門的訴求。
因此選擇體制內外結合型的生成方式較為合適。
3.2.2移動實驗室協會的建設內容
行業協會社會形象的設計主要涉及對公正性、公開性、社會責任的追求并建構相應的實現機制。移動實驗室協會的建設應緊緊圍繞移動實驗室加強公共安全建設、實現各會員共同利益的宗旨。
(1)要建立完善的組織體系。重點抓好協會領導層建設,健全各項組織制度;
(2)要完善自身的功能建設。行業協會功能完善與否是影響行業協會核心能力的關鍵,也決定著行業協會宗旨能否實現;
(3)要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
四、結語移動實驗室在公共安全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行業的發展同汽車生產企業、實驗設備生產企業、試劑耗材生產企業、技術研發機構、使用部門、政策法規制定部門、標準化管理部門等多個部門機構相關。這些部門只有聯起手來,搭建平臺,協同發展,才能促進移動實驗室行業的發展,實現公共安全建設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