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啟動實施,重點提到“推進融合教育”“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而融合教育的成功實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特殊教育隊伍。歷經30余年的發展,樂山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生為本、特教特辦、普特融合,在學科專業、教育質量、社會服務上對標競進、爭創一流,培養了大量適應融合教育需要的特教人才。

? 深耕特教三十載,在特教領域特色顯著
樂山師院的特殊教育始于30余年前的“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990 —1994周期教育合作項目”。彼時,在該項目的支持下,樂山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師范部率先在四川省開始了中師層次的特教人才培養。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調整,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專業也跟隨時代的步伐獲得了跨越式發展——辦學層次從中師逐年提升到專科、本科、研究生;辦學建制由最初師范學校的中師班擴展為師范學院具有多個專業的系、單獨建制的二級教學院。
近幾年來,樂山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7年,面向聽障學生的高等教育提升到了本科層次;2022年,學校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學科專業建設實際,成立了樂山師院康復學院,與特殊教育學院合署。
30余年的深耕與積淀,也讓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學院建立起“149541”的事業發展平臺。
? 適應新時代融合教育發展要求,服務全域師范類專業
為適應新時代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整體性、系統性、多科性等發展要求,樂山師院近年來緊緊圍繞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特殊教育+”師范生能力培養模式。
據介紹,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學院的教師,在教好本學院、本專業學生的同時,還承擔起為全校師范生開設‘特殊教育’公共課的職責。目前,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師范專業中開設融合教育課程,并且在全校開設特殊教育輔修專業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選拔普通師范類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培養。培養的學生,不再局限于服務小眾的基層特殊教育學校,而是為整個基礎教育戰線的融合教育服務。
? 既樹情懷又教技能,人才培養顯成效
2020年,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榮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我能堅持從事特殊教育并有一些成就,離不開母校當年幫助我樹立理想信念和傳授方法技能。”肖敏口中的母校,正是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學院的前身——樂山師范學校特教“中師班”。
30余年來,樂山師院為四川培養了大量的特殊教育人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四川的135所特殊教育學校中,超過30%的校長和中層骨干畢業于樂山師院,超過60%的教師曾在樂山師院求學或培訓。除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肖敏,近年來還涌現出“四川教師風采”典型代表李成會、四川省“最美鄉村教師”鄭萍、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沈澤花、四川省“最美教師”顏志霞等佼佼者。
依托國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四川省特殊教育人才培訓基地,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學院先后承擔了30余項“國培”“省培”計劃,培訓特殊教育師資4000余人。2022年獲批全省殘聯系統智力類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省級規范化培訓基地。
樂山師院特殊教育學院院長張梅表示,特殊教育是事關民生的重大工程,樂山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將繼續堅持“人本特教 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特殊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