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北十大實驗室之一,九峰山實驗室是湖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的新型研發機構,不定級別、不設編制,人員聘用由實驗室自主調配。區別于傳統科研機構更看重論文和項目申報,在這里,科研成果和應用前景被置頂。
“我們是技術策源地,更是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器’和產業生態的‘陽光雨露’。”報告會現場,柳俊向嘉賓和“城市觀察團”介紹,九峰山實驗室擁有化合物半導體領域最先進、最大規模的科研軟硬件平臺,成為300多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空間站”,承載200多項合作項目,實現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研發與協同攻關。通過一連串的比喻,柳俊生動闡釋了九峰山實驗室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中居于鏈主地位,并致力于打造“開放、公共、共享”的科研和創新平臺。

湖北九峰山實驗室工藝中心總經理柳俊作報告。記者彭年 攝
“我們堅持‘以需定研’,以用為導向,在關鍵‘卡脖子’領域取得系列國際國內領先突破,并迅速轉化為產業競爭力。”報告中,柳俊對九峰山實驗室取得的研發成果如數家珍。面向產業需求,九峰山實驗室成功研發出全球領先的8英寸硅光薄膜鈮酸鋰光電集成技術,實現單片集成光電收發,將帶寬提升5倍,為全球集成度最高的光電芯片,支撐人工智能算力與數據中心升級,破解算力激增難題與能耗瓶頸。九峰山實驗室還誕生了全球領先的硅基異質集成芯片出光技術,構建光電子集成芯片領域優勢。此外,九峰山實驗室成功下線高精密光柵晶圓,填補國內工藝空白。在產業轉化上,九峰山實驗室支撐合作伙伴開發出高性能光選擇開關模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40%。
“我們將繼續勇擔使命,持續探索機制體制創新,加速創新資源匯聚與高效配置,讓實驗室這棵‘科技樹’持續滋養武漢這片‘創新雨林’。”報告尾聲,柳俊堅定表示,九峰山實驗室將為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和產業競爭力,為武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貢獻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