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交流研討活動暨智慧出版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2025年工作推進會近日在南京大學舉行。13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金陵,圍繞出版業科技應用、標準研制、重點實驗室建設、出版業“十五五”規劃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中國畫報協會會長、智慧出版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高級顧問劉建生,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云松,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進軍致辭,闡述了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在推動出版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智慧出版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主任、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副院長楊海平從理論研究為基、科技賦能、標準先行等方面介紹了實驗室建設情況,展示實驗室在產學研融合中的成果與布局。
會議期間,來自南京大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的嘉賓,聚焦文化與科技融合下的出版應用,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進化路徑與深遠影響,解讀了智慧出版如何驅動行業生產力革新,展示了大模型技術在出版審校環節的創新應用,并從打造新零售、新閱讀、新科技等角度,分享了融合發展的落地經驗。
在同期舉辦的智慧出版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2025年工作推進會上,來自融合出版智能服務技術與標準重點實驗室、DCI技術研究與應用聯合重點實驗室、富媒體出版資源管理與數據應用重點實驗室、融合出版內容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醫學融合出版知識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融合出版知識挖掘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富媒體數字出版內容組織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的代表分享實驗室建設經驗與研究成果,提出出版“十五五”科技工作的建議。
與會代表建議聚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進出版業智算中心、可信數據空間和高質量數據集建設,通過建立技術協作機制與產學研轉化平臺,構建出版技術體系和協同發展路徑,打造智慧出版生態。與此同時,以版權標準創新為引領,建立完善人工智能合規使用機制和補償機制,強化數據產業化及聚焦核心打造精品。
本次活動由智慧出版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