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揮好技術把關作用
《綱要》提出建立和完善動植物外來有害生物防御體系、進出口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進出口工業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和國境衛生檢疫風險監控體系。建立牢固、嚴密的國門安全防御、監控體系,是法律賦予檢驗檢疫部門的神圣職責。而技術執法的特質,決定了檢驗檢疫部門只有充分發揮實驗室的技術把關作用,才能有效履職盡責。為此,檢驗檢疫實驗室應著力提高以下三大把關能力:
一是提高把關技術和水平。要完善實驗室布局,不斷拓展實驗室檢測領域,形成強有力的國門檢測網絡支撐體系;要充分發揮中國檢科院和檢驗檢疫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頂層作用,加強高、精、尖重大科研的攻關力度,著力解決國門把關中的技術難題和熱點問題;要加大與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檢測機構合作,加強科技信息溝通和檢測技術合作,及時了解、掌握、應用世界最新檢測技術。
二是提高把關速度和效益。要加大實驗室快速檢測方法的開發、應用力度,科學優化實驗室檢測流程,提高國門把關的速度;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實驗室檢測數據的統計、分析和預警功能,提高國門把關的效益。
三是提高把關質量和安全。要加強實驗室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嚴格上崗前考核制度,堅持技術比武、能力比對等活動常態化,提高人員整體素質;要規范檢測操作規程,嚴格檢測環節和檢測過程的控制和監督力度,確保檢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和可信,提高把關質量和安全。
著力建設“科學權威的科技質檢”,切實做到“檢得出、檢得快、檢得準”,用技術和數據構筑強有力的國門質量安全防范體系,有效降低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傳出風險,保障進出口農產品、食品和工業品質量安全,防止傳染病跨境傳播,保護人民身心健康,提升國家形象。
二、發揮好技術服務作用
《綱要》提出要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檢驗檢疫實驗室在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檢測機構中,擁有人才、技術、資源、信息等絕對優勢,檢測實力常位居前列,是有效建立質量安全責任體系的重要技術支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檢驗檢疫部門一貫遵循的宗旨,我們應從三個方面發揮好檢驗檢疫實驗室技術服務作用,樹立“可親可敬的人民質檢”形象。
一是積極參與地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參加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建共享及儀器設備資源對外開放活動,完善區域質量安全的資源條件;積極爭取省、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夯實區域質量安全的技術基礎;積極承擔地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為區域質量安全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二是主動承擔地方政府各類質量監督任務。主動承擔地方政府在食品等流通領域質量監督的檢測、分析任務,為政府部門質量發展的決策、管理、執法等活動提供公正、客觀的技術保障和服務;利用人才、技術、資源、信息優勢,主動幫助地方政府應對各類公共衛生、安全突發事件,確保人民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
三是積極開展企業技術幫扶工作。開展“星期天工程師”等常態化企業技術幫扶活動,主動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技術咨詢等工作,幫助企業建立自控檢測實驗室和質量管理體系,聯合企業加強技術攻關力度,實現產學研有機結合,真正成為企業的“質量中心”、“技術中心”和“培訓中心”,提升“企業是質量第一責任人”的基礎和能力。
三、發揮好技術引領作用
《綱要》強調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是“以質取勝”。要增強我國產品、企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以質取勝”,發揮好質量的戰略性、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離不開各項技術引領,特別是檢測技術的引領。檢驗檢疫實驗室應積極推進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檢驗檢疫學科化建設。依托中國檢科院和檢驗檢疫重點實驗室技術優勢,積極推進檢驗檢疫學科建設,形成與國計民生聯系密切、檢測能力覆蓋面廣、學術研究領域交叉多的富有特色的檢驗檢疫學科體系,夯實質量發展的技術基礎。
二是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利用信息和技術優勢,增強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推動檢驗檢疫優勢技術與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參與影響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的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增加國際話語權,提高我國應對全球技術標準競爭的能力;聯合區域龍頭企業,積極參加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引領產品、企業、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深化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外知名檢測機構的合作交流,及時掌握國外先進檢驗檢測方法、技術,推動檢驗檢測技術、標準一致性;積極引進、推行國外科學的實驗室管理體系,實現檢測數據的國際互認。
四、發揮好技術創新作用
《綱要》把“創新驅動作為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列入工作方針,并在“夯實質量發展基礎”的第一條就提出“推進質量創新能力建設”。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而技術創新是質量發展的核心,是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檢驗檢疫技術創新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應在三個方面下好工夫,全力推進檢驗檢疫實驗室技術創新能力。
一是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研究制定檢驗檢疫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激發實驗室技術創新熱情;完善檢驗檢疫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對在技術創新中取得實效的實驗室予以政策傾斜和重點支持,對在技術創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實驗室人員給予重獎;增強技術創新動力,推動質量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快技術領軍人才建設。充分發揮檢驗檢疫科技委專家的技術表率作用,成為實驗室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的智囊團;嘗試實行重大科研項目“首席研究員”、“學科帶頭人”等制度,在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中培養實驗室技術團隊;鼓勵推動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建設,搭建實驗室人才引進和培養平臺,加快技術領軍人才的建設。
三是加大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快檢驗檢疫科研成果轉化,注重、鼓勵創新成果的標準化和專利化;加大檢驗檢測技術和檢測裝備的研發力度,推進重點儀器、關鍵檢測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加快快速檢測儀器設備、方法的篩選、推廣和應用;創新檢測技術手段,推動質量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