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2016中國生物技術產業質量基礎計量與標準會議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正式宣布“中華基因組精標準計劃”啟動。此次會議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生物計量專業委員會與中國遺傳學會產業促進委員會共同主辦。
據介紹,“中華基因組精標準計劃”將立足我國,聯合社會力量,建立國家的基因科學基準、基因組研究的權威標準,不斷推動國家基因產業應用的發展。同時加強與國際組織合作交流,以統一標準為己任,加快在基因和蛋白重點方向的計量和標準的國際化步伐。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期,生物產業已發展成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水稻基因組計劃以及國際千人基因組的組織實施,極大促進了以基因產業為代表的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基因從科學向產業迅速轉化,以復合增長率30%或更快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產業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生物技術產業的急速發展也對生物計量和標準提出了強烈需求。國家生物技術標準和規范建設的動向,直接關系到整個產業的技術引導方向和準入壁壘構建,也影響到每個產業相關機構和從業人士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據了解,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牽頭,從2015年第一個標準發布,到目前已發布了5個基因組參考標準物質。同時NIST還聯同斯坦福大學成立了生物計量協作組,專門負責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標準制定工作。在我國,2014年,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以“520計劃”為起點,于2015年6月19日共同發布了首個亞州人源(炎黃一號)DNA序列標準物質(BW-5201)和大腸桿菌O157基因組DNA序列標準物質(BW-5202)。這是世界上首次發布的亞洲人源DNA和微生物基因組DNA序列標準物質,為評估測序準確性、數據分析方法的準確性提供了標準。
此次會議還特邀了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就國家質量基礎建設、生物計量與質量控制標準、精準醫療產業標準創新發展和挑戰等做專題報告,共同探討中國生物技術產業標準發展訴求及合作推動方向、國家生物技術標準需求,細胞、基因檢測質量標準推動計劃建議,展現國家質量基礎建設、生物計量和標準研究的學科發展以及對生物產業發展戰略。同期,召開了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第7屆理事會生物計量專業委員會換屆成立大會,生物計量專委會掛靠單位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秘書處設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體工作是生物技術、生物技術產品、生物產業服務所涉及的計量和標準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