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寶山顧村的費勉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除了沒有隔間的開放式辦公環境,走道兩側和辦公區域還有大量的白板。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嘉峰說:“如果我剛好路過這個地方,研發人員可以隨時把我拉進來參與討論,這些白板存在的意義,就是可以把我們的靈感和討論的重點記下來。無論是產品開發、技術研發,還是好奇心驅動,大家都可以在這里貢獻自己的力量。”
趙嘉峰,是復旦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2012年,與幾位校友共同創立了費勉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經過9年發展,公司現已形成百人團隊規模,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產品銷往北大、清華、復旦、中科院及美國波士頓大學、康奈爾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所,在高端科研儀器制造領域牢牢占據了一席之地。
因為“憋屈” 決定自己動手干
早在讀博士的時候,趙嘉峰所在的復旦物理系,實驗室采購的很多設備都是進口的,千萬級別的。“說實話,花了這么多錢,用戶的感受度并不好,”趙嘉峰在聊起自己的創業初衷時,這么說道:“我們作為采購儀器的甲方感到很憋屈,跟國外的供應商溝通起來非常郁悶。你提出的需求他不理你,他只按自己的思路來做事情,維修問題永遠都是先付款,再解決問題。國內用戶現在越來越覺醒了,不應該是這樣。但是要跟這種強勢的供應商做斗爭,不是靠態度,而是靠實力,因為國外的廠商之所以這么強勢,就是知道這件事情只有他能完成,你沒有辦法,你只能求著他來做。”
讀博士的時候,趙嘉峰所在的實驗室,買了一個進口的紫外光源,花了大約200萬人民幣。但這個光源的壽命非常短,每隔幾個月就會出問題,每修一次就要花好幾萬。趙嘉峰就跟老外就溝通,說產品有質量問題。結果老外卻反咬一口,說肯定是你們國家的水不好,要么電不好,要么氣不好,反正總歸是中國的問題。
感到非常憋屈的趙嘉峰就跟師弟一起研究,最后花了6000塊錢把這個紫外光源全部升級了一遍,然后使用起來就完全沒有問題。后來,供應商的這個設備問題,在很多國家都發現了,最后他們承認完全是由于他們生產中的質量不穩定造成的。
經過升級了的紫外光源,反而做的比老外更好,正式這次成功的逆襲,讓趙嘉峰有了這么一個念頭:讓高校的實驗室用上國產的高端儀器。如今,費勉儀器就有一款紫外光源,完全能替代歐美的產品。
低溫樣品架打破行業神話
在趙嘉峰和團隊的努力下,費勉從一個非常小眾、默默無聞的品牌,做到現在產品已經開始反向出口到歐美韓等發達國家。在很多細分的領域,費勉儀器的產品,比如低溫樣品架,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標桿。
在低溫技術領域,曾經有一條被奉為經典的行業定律:每延長一寸,溫度會損失兩度。
在費勉儀器還未涉足這個領域之前,國產設備幾乎為零,這個行業幾乎被國外廠商壟斷。在多年的研發和測試后,費勉的研發團隊終于做出了一款低溫樣品架,做到延長很多卻只損失一點點溫度,打破了之前的經驗公式,做到全世界最領先。目前,費勉的這款產品,定價比歐洲和日本的同類產品要高,但依然占據了將近80%的市場。
趙嘉峰驕傲的說:“通過多年的積累,現在在一些細分領域,我們在越來越多打破行業神話,做到了比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歐美的同類產品相比,我們的指標、性能和穩定性都更好。可以說我們的質量是最靠譜的,我們做到了歐美企業做不到的事情。”
研發最終要服務于生活
聽趙嘉峰談創業經歷和公司產品,幾乎都是薄膜制備、等離子、裂解源、原子源……這些專業術語。但費勉儀器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科研,趙嘉峰說:“因為所有的研發最終還是要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在等離子技術領域,費勉儀器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和成熟的產品線,代表性產品已在全世界各個高校和實驗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趙嘉峰指著會議室里的一臺看似空氣凈化器的機器介紹說:“這個滅菌器就是用我們的等離子技術做過改裝的。把空氣電離成正負離子,正負離子對在環境中開始復合之后就會放電,放電的能量就能把空氣里面的病菌給殺死。”
空氣凈化技術,也是費勉科技的研發方向之一,已經拿到了中國最權威的幾家機構的測試認證。目前,在南京的江北新區有幾個試點工程,已經安裝了費勉儀器的整套空氣凈化系統,從數字上來看,凈化效果非常明顯。無論是在滅菌還是在除異味、除塵方面,效果都已經體現出來了。
趙嘉峰一直強調企業的定位是一家平臺型公司,核心競爭力在于研發,而非生產:“我們適合做批量小但是高精尖的設計生產,而非這種上百萬的大批量生產。因此,與業界一些渠道商的合作,由費勉儀器提供核心技術或模塊,合作方來做整機。”
目前,國內985高校排名前20位的,全部都是費勉的客戶。但在趙嘉峰眼里,他們不僅是客戶,更是合作伙伴。“我可以從他們那里學到很多東西,能夠時刻緊跟著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對自己有所幫助,否則大家就很容易被局限在自己現有的這些技術上面。”趙嘉峰說:“國家現在對我們這種創新企業的支持越來越大,我就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個士兵,當然希望打仗了,這樣的話就能上戰場。那么對于我們的科研發人員來說,現在國家有需求,我們能參與這個過程,作為核心團隊的研發人員,心里是非常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