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深耕量子技術研發的湖南,正以厚積薄發之勢,推動量子科技實現從技術到產業的跨越。
競逐量子科技新賽道
原子鐘的精準計時,讓手機導航的定位誤差縮小到米級;量子成像技術,讓醫生能更清晰地看到人體內部結構,提高診斷準確率……原本遙不可及的量子科技,正逐步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正陸續部署實施‘低空空域量子絕對重力測量關鍵技術研發’‘硅基量子點激光器’‘量子傳感新原理與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助推全省量子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佟來生介紹。
在量子科技領域,湖南已構建起完善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搭建起近1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十四五”以來,湖南加強量子科技產業鏈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累計支持科研項目經費1.71億元。如今,湖南已建立起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長城科技有限公司、長沙量子測量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和領軍企業開展積極攻關,取得“銀河鯤騰系列”光量子計算系統、PT光力量子精密測量等標志性成果,在超越傳統理論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新方法、新技術研發上取得重要進展。
在量子技術產業化方面,如何突圍?湖南瞄準了量子測量領域。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二屆湖南省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暨世界量子日科普活動上,湖南量子測量產業創新聯合體宣布成立。長沙量子測量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汪陶勝介紹,創新聯合體由長沙量子測量產業技術研究院牽頭,聯合18家單位共同發起,旨在聚焦量子測量前沿關鍵技術研究,提升量子測量應用產業集群整體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打造量子測量產業集群。
種子基金提供定向支持
近年來,湖南已形成“成長有平臺,發展有人才”的量子領域新格局,并不斷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以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為例,在量子測量方面,長沙量子測量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能級平臺圍繞光腔鎖頻儀、動態重力儀等關鍵技術展開攻關。當下,“長沙造”量子絕對重力儀測量精度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已實現量產。在量子通信領域,相關單位科研團隊研發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系統。在量子計算方面,湖南大學相關科研團隊在量子算法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王先民表示,下一步,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計劃依托世界計算·長沙智谷打造量子產業園,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保障。通過開放更多場景,新區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讓量子科技在實際場景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此外,新區將持續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打好“投貸補”金融“組合拳”,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更精準對接。
此外,湖南量子測量產業創新聯合體宣布啟動了“天衡量子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支持計劃”(量子科技種子基金)?;鹗灼谝幠?000萬元,主要為量子科技領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定向支持,為湖南打造量子測量產業高地儲備優質“種子”人才。
“湖南希望在5年內,初步建成從部件到設備再到服務的全產業鏈,形成與傳統產業深度協同的應用生態,打造具有全球辨識度的湖南量子科技產業名片。”湖南省科技廳前沿技術處負責人李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