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囯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有關人士在今日召開的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
隨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深入,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經濟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圍繞產業鏈條中生物制藥、生物育種等核心內容的一批具備創新活力的生物企業與產業投資不斷涌現。
據中證報報道,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有望本月內出臺。業內人士預計,生物產業將在今年迎來發展的轉折點,受益于生物產業發展的企業也將在做大規模的過程中實現升級換代。
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首次得到公布。根據《規劃》,未來國內生物產業將圍繞七大產業發展方向展開,呈現出包括生物醫藥、生物醫學、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等行業及服務的多元化業態。與此同時,在產業鏈布局和產業打造上,《生物技術藥物發展》、《生物育種創新發展》等重大行動計劃也有望在今后同步實施,以推動生物產業發展。
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 “十一五”期間全國生物產業年產值從6000億元升至16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21.6%。預計到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將超過4萬億元。“十二五”期間,生物產業的發展需求更加迫切,必須加快開發新藥、新醫療裝備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健康需求。據介紹,生物產業將來更加關鍵的發展轉折點,是重點打造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一批年銷售超過10億元的大品種。
實際上,生物產業的政策砝碼已經進入持續發力的階段。今年2 月,《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出臺,將疫苗列為六類重點發展的生物技術藥物產品之一。此外,科技部發布了《“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提出生物醫藥技術發展的重點發展方向,以培育生物產業鏈的快速形成,推動生物產業高端化發展。
對于生物產業等新興戰略性產業而言,政府、創投機構、產業基金等各路資本成為撬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點。以深圳為例,隨著超材料產業基地與國家基因庫的入駐,當地政府加大對這些行業的資金扶持力度。據深圳市政府規劃,“十二五”末期,深圳對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扶持資金累計將超過100億元以上,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以上,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
“生物經濟作為新興產業,正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王建看來,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解碼工作轉為產業化運作,是生物經濟運行的核心。他說:“在以基因為核心的生物經濟領域,中國企業存在超越世界其他醫藥巨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