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大會是面對新形勢新需求,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引領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新潮流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是圍繞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服務于創新驅動發展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
這次會議以“智能時代:新進展、新趨勢、新舉措”為主題,展示世界智能發展的最新成果,探討在智能時代大潮中,世界智能科技創新和發展的趨勢,研究制定并發布一系列新舉措,對于促進我國及世界智能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高科技,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習近平主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生活、改變世界,要求我們在此高技術領域加快部署實施。
去年,中國政府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明確以加快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發展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社會。對深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世界智能大會以“智能時代”為主題,廣泛交流、深入研討,抓住了科技創新發展的“牛鼻子”,不僅有利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有利于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更有利于提升全球福祉。
女士們,先生們!
人工智能已經來到了人們的身邊。
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各色共享單車成為城市路邊的彩虹風景線、機場高鐵“刷臉”進站、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心儀的豐富商品,就連在天津早上吃個煎餅果子都可以直接掃碼支付,售賣師傅說:“講衛生、不找錢、沒假幣。”短短幾年時間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豐富的應用場景更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能發展,也為世界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且有無限潛力的市場空間。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圖像識別、語音辯解、行為分析等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在智能機器人、無人商店、機器翻譯、共享汽車、自動駕駛等行業的新產品世人矚目,在城市規劃、智能交通、社會治理、衛生健康、農業科技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
去年,我有幸參與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編制發布和組織實施。今年年初,全國政協又組織高層次專家專題視察調研了人工智能科研和發展,召開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對策”雙周協商座談會。中國科協也組織了專門的研討會。綜合調研和會議情況,我與大家分享四個方面體會與建議。
一是著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開源開放的產業生態。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典型特征是應用驅動,在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需求牽引下輻射、滲透于各行各業,提高實體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因此被稱為引領產業變革的“賦能產業”。從國內外經驗分析,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之所以能夠快速拓展并取得應用成效,構建開源開放的共享平臺、服務產品開發、營造產業生態是關鍵抓手:
一是領軍企業牽頭研發共性關鍵技術,并且向社會開放,服務于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實現跨界發展,如百度的自動駕駛平臺。二是通過面向社會的知識共享,聚集科研資源、加快技術和產品迭代和完善,科大訊飛語音翻譯是典型代表。
三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眾創空間,共享軟件、硬件和計算資源,支撐大眾創新創業,海爾家電設計平臺、大疆無人機平臺都是成功的典范。四是通過跨領域知識和技術集成,服務于社會發展,阿里城市大腦、騰訊醫療影像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開源平臺主要任務是為相關產業提供共性基礎技術,而研發適用于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依然需要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要鼓勵企業主動開拓市場,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
開源開放平臺同樣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開源者研發開放共性技術,分享者也要向平臺回饋應用技術,各方都要遵守契約精神,才能保證平臺可持續發展。鑒于開源平臺的公益性和社會性,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應法規,加強監管服務,并以財政補助的方式支持和維護開源平臺健康發展。建設開源平臺的領軍企業和院校要通過優化合作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創新商業模式,共同構建好產業生態,全面、有效、系統地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是發展的速度和應用的廣度,短板是基礎研究的深度和原始創新的能力。原始創新能力源于基礎研究,成于產學研融合一體化的技術創新。
許多專家關注從AlphaGo到AlphaGo Zero的發展過程,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從基于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向基于拓撲學博弈論的自主學習演進,預示著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的提升,帶動“機器智能”向“類腦智能”發展。人工智能是計算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結合,許多基礎知識還沒有掌握。要重視認知科學的基礎知識,研究系統和行為的新規律,用新理論指導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