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津海關始終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入駐科技大樓以來,實驗室的軟硬件水平逐步提高,為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天津海關副關長王利兵介紹道。
天津海關通過創建智慧型實驗室,著力增強檢測能力,實驗室的聚合,實現了人員聚合、設備整合、能力融合,對大型通用分析設備聯網管理、遠程控制,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和設備使用效能;開發建設“實驗室質量體系運行監控系統”和“天津海關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自助報驗、進度查詢、驗證報告真偽等自助化服務,打通了智慧實驗室建設的“最后一公里”。據了解,近三年來,天津海關實驗室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主持國家標準30余項,發明專利授權40余項。
目前,天津海關現有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4個總署重點實驗室和9個區域實驗室,覆蓋動植物檢疫、固廢鑒別、危險品檢測等領域。其中,“天津市口岸非傳統安全(NTS)風險防控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是非傳統安全領域全國首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天津海關研發的“H-物質鑒別多模譜儀”和“礦產品固廢多模排查儀”,可實現固廢快速篩查,現場檢測時間僅需5分鐘;研發的“5G+輻射探測智能機器人”,采用移動式機器人搭載核素輻射探測裝備,實現了對入境集裝箱核污染劑量的遠程智能探測,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同時,天津海關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為落實天津海關促進外貿保穩提質30條措施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攜手北京、石家莊海關實驗室,共同探索共建共贏、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開展實驗室檢測業務合作,目前已實現三地海關實驗室間通過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檢測結果互認,積極承接京冀海關法檢檢測業務,2022年以來已累計開展43批次、440項目次。
目前,天津海關實驗室已具備檢測能力8427項,基本覆蓋天津關區所有法定檢驗項目。2022年以來,累計完成法檢檢測215萬項目次,同比增長12.2%。
下一步,天津海關科技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務海關執法為目標,運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提高實驗室檢測質量和速度,構建與新形勢發展相適應的海關實驗室體系,同時繼續圍繞實驗室能力提升這個“抓手”,狠抓科技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檢測能力建設,加強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在京津冀海關實驗室協同發展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實驗室體系,更好地為海關執法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