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科技領域之一,信息技術不僅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也是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發展、謀求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方向。

成立兩年后,嵩山實驗室將開啟新的征程。
9月5日,嵩山實驗室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嵩山實驗室科學研究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審議通過,將決定實驗室未來戰略發展方向和建設全局。0
1 成立后,科研攻關成果豐碩
作為河南首家省實驗室,
嵩山實驗室對高層次人才的
據了解,實驗室目前已經形成135人的全職全時科研團隊,其中博士占42.2%,相關參研人員412人,聚合了580人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實現了科研為中心的“小管理、大科研”組織架構。0
2 新征程,科研方向重新布局 從原有的七個科研領域, 整合形成三個研究中心, 科研布局調整后的嵩山實驗室, 將往何處發力?
據介紹,嵩山實驗室將聚焦廣義功能安全研究方向,致力于以打造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受信任執行環境為抓手,研發集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于一體的廣義功能安全解決方案,為國家數字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安全底座;
聚焦多模態智慧網絡研究方向,注重以建設國家多模態網絡創新環境為抓手,研發可規模化應用的系列技術成果和應用方案,為國際網絡技術的范式變革提供中國方案;
交叉創新研究方向則將以建設國家網絡彈性測試評估環境為抓手,研究對各類目標網絡進行開放式、交叉式攻防測試的評估驗證方案,為國家和國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對未來安全威脅提供保障。
《規劃》都提出了哪些發展目標? 
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河南省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座科創高峰,嵩山實驗室自2021年7月成立以來,始終瞄準國家未來網絡與安全發展重大需求進行科研攻關,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

“實驗室運行兩年來,前期部署的7個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內生安全原生應用開發、基于IDHA的無線環境感知、操控與匹配關鍵技術、強背景光干擾和基于神經網絡學習的目標檢測與識別方法等20項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嵩山實驗室主任鄔江興介紹,今年,實驗室還牽頭申報了“多模態網絡創新環境”“面向網絡暴力治理的群體行為深度感知溯源與處置技術研究”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
吸引力度也不容小覷。

到2035年,嵩山實驗室將建成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大平臺,培育5—8名中原學者,形成不少于3000人的科研團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優勢方向取得重大原始創新,信息技術學科群建設水平取得跨越式進步;
承擔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國家重要戰略任務,在推動學科發展和解決國家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行列;
優勢特色領域水平保持在國內第一團隊,部分領域或方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成效顯著,支撐引領作用突出,為河南省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例增加到55%以上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鄔江興說:“我們將以‘獨創獨有不可或缺’為定位,以‘為網信領域發展建燈塔為企業無人區探索送火把’為使命,以‘建設網信領域世界一流實驗室’為愿景,
努力讓嵩山實驗室成為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