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威海)與威海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創新共享空間揭牌成立,旨在進一步加強學校與企業間的緊密合作,促進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

創新共享空間啟用后,山東大學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將借助威海萬豐鎂業提供的場地,開展科研實驗活動,探索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創新項目,并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的中試和產業化應用。這一合作還將為學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創業實踐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
威海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石駿對“創新共享空間”的成立有著長遠展望,他說:“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力量進行創新遠遠不夠,山東大學(威海)擁有豐富的科研和人才資源,校企共建創新共享空間,企業不僅能夠借助高校的科研實力,加快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還能夠培養和引進更多創新人才,為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將全力確保這一平臺的高效運轉和持續發展,讓雙方在合作中互利共贏。”
這種校企合作模式在山東大學(威海)尚屬首例。“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校企雙方進一步提升合作層級,拓展了學科專業服務企業發展的空間。相信我們一定能將學校的教育、科技、人才優勢與萬豐鎂業的資源、市場、需求有效融合,將創新共享空間打造成為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和發展示范力的校企合作典范項目。”山東大學(威海)副校長劉戰強說。
據悉,山東大學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和威海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2018年開始合作以來,已先后簽訂多項產學研開發協議,合作申報威海市校地合作人才2人,威海市海洋產業人才支持團隊1個,取得科研成果10余項。
揭牌儀式后,學校師生共同走進“創新共享空間”參觀。曾經閑置的車間已變成寬敞明亮的實驗室,氣霧化制粉機、鐘罩式真空氣氛爐等大型儀器設備一應俱全,學生與企業科研人員將共同在這里碰撞出創新火花。“身邊這臺真空燒結爐就是我平時做實驗必不可少的設備,這里為提升我們的實操能力提供了一個更現代化、更貼近企業的環境。”山東大學(威海)研一學生孫書宇說。
威海高新區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出臺了系列深化校企地合作的支持政策,支持駐區高校建設,助推企業發展,形成了校企地合作發展的蓬勃生態。高新區將繼續優化服務舉措,提供要素保障,推動產業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