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至26日,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上海電機學院、江蘇產研院先進功能纖維與應用研究所共同主辦,2024臨港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暨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研討會在中國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召開。會上簽署了“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上海電機學院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滴水湖實驗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美芳表示,滴水湖實驗室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分支機構,將定位于進行原始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聚焦先進航空航天材料、綠色能源材料、高端動力裝備材料等前沿方向。滴水湖實驗室將采用“三位一體”即高校、實驗室和企業緊密結合的運行模式,實現從創新理論、開發技術到產業化的全過程。
其中,上海電機學院將提供辦公、實驗、成果孵化場地,并配套合理的概念驗證、中試場地,同時負責引進一定數量的專職科研人員和業內知名人才。
根據協議,簽約雙方將共同設立理事會作為滴水湖實驗室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制定實驗室發展規劃、技術和產品開發計劃等,同時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確保研發活動有序進行。雙方還將共同積極爭取外部資源,推動政產學研聯動,為滴水湖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電機學院院長龔思怡介紹,滴水湖實驗室的共建,將本著“優勢互補、共建基地、協同創新、推動轉化”的原則,充分發揮東華大學在材料科學、化學、紡織等領域的學科優勢,上海電機學院地處臨港的區位優勢和校企合作優勢,以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引導優勢,聚焦航空航天材料卡脖子問題,共同打造一個集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科研平臺,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航天材料創新策源地、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國際協同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