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十大協同體系”助推藍天實驗室科研轉化
近日,記者從安陽無人機產業園獲悉,藍天實驗室強化協同創新,整合資源要素,統籌抓好“十大協同體系”建設,做全做強產業鏈條,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產業生態。目前,藍天實驗室聚焦已開展的12個課題項目,對科技成果轉化進行專題研究。
“在藍天實驗室的技術加持下,我們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無人機創新聯合體會員企業——安陽蜂巢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付雪告訴記者。
在推動“十大協同體系”建設中,
- 無人機創新聯合體持續“擴圈延鏈”,持續吸納65家會員企業;
- 與部分高校及參與研究企業進行溝通,在課題任務書中進一步明確知識產權歸屬及科研成果轉化利益分配機制,形成切實可行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 河南省無人機專業孵化器、河南省無人駕駛航空中試基地與實驗室并軌運行,累計為131家企業、機構等提供了64項中試項目技術服務;
- 創業孵化器在安陽工學院、安陽學院、安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同步部署分中心,不斷吸引優質項目孵化、熟化;
- 無人機檢測中心完成CMA資質擴項,新增強制性檢測參數18項,可檢參數達391項;
- 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共建協議,聯合開展人才培養,促進最新成果在安轉化落地;
- 與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搭建低空空域管理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
- 依托“一谷多點”產業布局,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無人機應用基地;
- 與北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知識產權轉移辦和北航天匯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進行合作交流,促進其知識成果轉化和最新科研創新項目孵化;
- 建設河南藍翼科技有限公司,將其作為實驗室控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將最新成果按市場規律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