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新春伊始,我省一方面加快以天府實驗室為代表的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內核能級;一方面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應用,服務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快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
天府錦城實驗室上新“科研神器”守護百姓生命健康
這兩天,在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蛋白與疾病研究團隊正在利用冷凍電鏡平臺,進行漸動癥致病相關蛋白結構的解析,探究漸凍癥的發病原因,并進行后續藥物研發。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研究員 戚世乾:通過解析這一細胞內膜關鍵調控蛋白的結構,我們在國內首次發現,這個蛋白在家族性漸凍癥的發病過程中,起到重要“開關”作用,在健康人群中,這個蛋白的“開關”功能正常,而在患者中,這個“開關”的功能逐漸喪失。所以,深入研究這個蛋白的功能,對未來漸凍癥的診療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 畢圓:屏幕上顯示的就是冷凍電鏡平臺解析的蛋白結構,它的分辨率可以達到近原子級別。瞧,現在我們就看到了由6個碳原子構成的苯環。而且,在這里,從樣品冷凍到完成結構解析,只需要三天時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科研開放共享平臺,冷凍電鏡平臺聚焦“生物大分子結構解析”“藥物靶點精準識別及創新藥發現”等研究方向,幫助科學家“看得清”原子級別的生命密碼、“看得準”疾病治療的關鍵靶點,守護咱們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冷凍電鏡平臺科學家 邵振華:當前,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產業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構建國際一流的冷凍電鏡平臺,是揭示生命奧秘和推動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要基礎。過去,我們的科研人員要使用冷凍電鏡設備,需要去省外,有時候排隊就兩三個月,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用了,極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員,提升了研發效率。
據了解,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是我省首批4個天府實驗室之一。建成以來,實驗室已簽約近30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初步構建起科研領軍團隊,布局了一批科研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取得了30多項階段性科研成果和技術專利。
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主任 黃燦華:我們將聚焦惡性腫瘤、心腦血管與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重大民生健康問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突破-臨床轉化”全鏈條創新體系,著力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瓶頸;打造“產學研醫”協同創新聯合體,培育新質生產力。
加快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今年,我省還將啟動組建第二批天府實驗室,完成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整,打造實驗室“四川隊”。與此同時,一批科技成果也在加速落地應用。
“綿陽造”低空飛行檢測系統護航通航產業“飛起來”
記者 畢圓:這里是綿陽北川永昌機場,在我身后,這家無人機研制企業正在進行飛行測試,加速新機型的研發和產業化,而它的背后有一套低空飛行檢測系統做技術支持。
四川九洲永昌檢測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測試技術部部長 楊仁杰:我們的屏幕上就可以看到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速度、距離,還有飛行姿態這些信息,這些都是無人機測試的關鍵技術指標。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優化無人機的飛控系統,確保無人機能順利生產,投放市場。
去年,九洲集團在北川永昌機場建設了中國(綿陽)科技城低空試驗測試中心,利用他們自主研發的低空飛行檢測系統,為無人機企業提供飛行測試、適航測試認證檢測、低空飛行商業化場景模擬測試,護航通航產業發展。
四川九洲永昌檢測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鄭忠浩:目前,我們已經服務了近30家無人機企業,針對工業級無人機和貨運級無人機進行了近百次測試。此外,還有許多無人機探測設備、(低空)氣象設備、無人機管控設備,都在我們這里做定型前的性能測試,目的就是要讓低空經濟真正“飛起來”。
新的一年,他們的業務也在不斷拓展,目前,他們正與國內高校和企業進行技術合作,針對中大型無人機適航需求構建相關技術服務能力。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大型無人機將首次在北川永昌機場開展適航測試。
四川九洲永昌檢測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王磊:開年就沖刺、起步就加速,今年,我們將持續加大投入,引進先進的測試技術和設備,不斷豐富低空測試應用場景,提供從低空產品性能測試到整體性能評估的全流程測試服務,加速我省低空產業“騰飛”。
據了解,今年,我省還將在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新型顯示等15條重點產業鏈行業領域,著力打造100個以上特色應用示范場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