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上,之江實驗室的兩個人工智能科學大模型——GeoGPT和OneAstronomy入選“人工智能向善創新實踐案例集”,其中GeoGPT獲國際電信聯盟頒發的優秀創新實踐案例獎。
GeoGPT是一個開源、非營利性的地學領域AI模型。它受“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使命愿景啟發,融合了深時地球數據與智能算法,包含深度檢索和分析理解、文獻閱讀和數據抽取、地質圖問答和生成、知識圖譜提取與構建等一系列科研工具,以及智能體開發平臺。
為推動GeoGPT成為全球性地球科學科技公共產品,提高其在國際科學界的透明度、合規性,促進開放共享,一個獨立且國際化的GeoGPT治理委員會于2024年底成立。該委員會致力于確保項目符合倫理、法律和運營標準,同時為用戶和相關方提供流程透明化保障。在該委員會監督指導下,GeoGPT于今年4月27日面向全球開放使用,同時開源三個模型及訓練數據源列表。截至目前,GeoGPT已吸引來自135個國家的4萬余名地球科學研究者注冊使用。
GeoGPT的全球開放使用為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該模型可通過微藻分類算法高效預警赤潮,使監測效率較人工提升1000倍;能評估全球變暖對微藻分布的影響,為水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OneAstronomy是天文領域AI大模型,由之江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發。這一大模型及系列天文科學計算模型在處理分析復雜天文數據、推動理解宇宙起源上展現出巨大潛力。
“我們已進入開放資源創新的時代,開放資源不再局限于傳統以代碼為核心的開源,而是涵蓋數據、方法論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說,應面向全世界提供科技公共產品,發揮AI所有的能力,讓每個人的創造力在科學研究中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