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啟動四周年,江門雙碳實驗室在地方標準化建設領域連落關鍵兩子。昨日(7月17日),記者獲悉,江門雙碳實驗室正式獲得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授權,成為江門市首家“零碳工廠評價機構”。另外,在半個月前,該實驗室參與編寫的《綠色低碳品牌評價通則》已實施,填補了綠色低碳品牌系統性評價標準的空白。
據悉,全國碳市場啟動四年來,已經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江門雙碳實驗室在標準制定與評價服務上的雙重突破,正是地方力量支撐國家“雙碳”目標落地的縮影。隨著強制性碳市場覆蓋全國六成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的行業,此類地方標準化實踐對全國工業體系低碳轉型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近年來,江門雙碳實驗室依托自主研發的碳管理平臺和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碳排查-減排方案-認證評價-低碳品牌建設”全鏈條服務,直擊制造企業“不知如何減、不敢投入改”的轉型瓶頸。
“此模式將顯著縮短大灣區工業‘零碳工廠’從概念到規?;涞氐倪M程。”江門雙碳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馮宇希表示,“我們不僅提供認證‘標尺’,更提供抵達‘零碳’目標的階梯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低轉型風險。”
而《綠色低碳品牌評價通則》的實施,首次將綠色低碳深度融入品牌價值評價體系,不僅為品牌評價提供明確規范,更通過權威指引,為企業低碳轉型樹立清晰標桿。“《綠色低碳品牌評價通則》的發布解決了‘綠色品牌’如何科學評價的關鍵問題,使綠色低碳從抽象理念轉化為可量化、可評估的品牌資產。”江門雙碳實驗室執行主任徐明指出。
目前,江門雙碳實驗室正以“標準+服務”雙引擎,為大灣區制造業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全國碳市場深化發展貢獻可復制的“地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