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酒鬼酒塑化劑引發的白酒塑化劑風波是整個行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僅11個交易日,市值就蒸發掉1009億元。白酒企業停業整改、發布聲明和檢測結果都對市場沒有帶來多少利好消息,消費者的不信任可見一斑。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白酒塑化劑的檢測標準,使消費者和企業都缺少判斷的依據,質檢系統用的《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中國酒業協會用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都不是為白酒“量身定做”。相關部門應盡快發布權威明確的白酒塑化劑專屬標準和專門的檢測方法,對白酒塑化劑殘留量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促進行業健康長足發展。
近日,受酒鬼酒塑化劑事件影響,股市上一向堅挺的白酒板塊瞬間垮塌,僅11個交易日,市值就蒸發掉1009億元。那么,1000多億元的代價,讓我們買到了怎樣的教訓呢?
白酒塑化劑風波不利于白酒消費和投資市場的復蘇,也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行業內的龍頭企業是業內生產規范、技術先進和設備精良的代表,龍頭企業涉嫌塑化劑超標,損害了行業的整體形象,具體表現在消費市場的不買單和投資市場的低迷。年終是酒類的消費旺季,經此風波將使白酒行業損失慘重。
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白酒塑化劑的檢測標準,衛生部僅對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二甲酸酯類物質含量有明文規定,白酒的塑化劑檢測,一直在用食品作參照物;同樣,在檢測方法上,質檢系統用的《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中國酒業協會用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都不是為白酒“量身定做”。所以,國家相關部門一方面應加強白酒生產環節的監管力度,從白酒生產的源頭抓起,禁止在白酒生產、儲存和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另一方面,應盡快發布權威明確的白酒塑化劑專屬標準和專門的檢測方法,對白酒塑化劑殘留量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促進行業健康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