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氧離子1405個,溫度23.8℃,濕度40.8%……”近日,在太倉市現代農業園區生態餐廳對面的綠樹叢中,一塊液晶顯示屏上閃爍的紅色數字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原來,這就是最近剛剛啟用的全市首套負氧離子自動監測系統。為了向游客形象直觀地展示優良的生態環境,最近園區投入20多萬元引進專業設備,建起了全市首套負氧離子自動監測系統。
作為全國首批農業園區類國家4A級景區、首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太倉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全面提速,品牌影響力和景區美譽度日益提高,每年都有數十萬游客前來游覽。來到這里的游客除了一覽園區的美景外,還能呼吸到格外清新的空氣。但空氣究竟清新到什么程度?以往游客只能憑感覺。“負氧離子測報系統會將監測到的數據自動傳輸到預報中心,每3分鐘就會自動更新一次,數據準確、參照性強。” 該市現代農業園區管理處副主任吳建華說。
負氧離子是空氣中一種帶負電荷的氣體離子,常被人們稱之為“長壽素”或“空氣維生素”,是評價環境和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負氧離子濃度等級越高,說明對人體健康越有利。據介紹,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厘米1000個到1500個。最近幾天的監測顯示,該園區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基本在1400個左右,說明園區的空氣很清新。
為了進一步豐富旅游元素,太倉市現代農業園區在不斷完善現代農業展示館、花卉園藝展示館、生態濕地館等原有旅游項目的基礎上,近年來還積極整合資源,投入大筆資金,先后種植了近10萬株郁金香、150畝桃花、100畝櫻花、50畝梅花、30畝梨花等,不僅美化了園區環境,更提升了園區的空氣質量,整個園區幾乎是“花的海洋”,也是一個“天然氧吧”。對此,該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花的海洋”市民可以用眼直接看到,但“天然氧吧”要靠數據說話,他們將充分發揮負氧離子自動監測系統的作用,樹立起園區高品質生態旅游景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