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滲坑
4月19日上午,環保部和河北省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媒體報道的廊坊市大城縣兩處滲坑。據大城縣政府反映,兩處土坑均為多年挖土形成,2013年曾發生廢酸違法傾倒事件,導致坑內存水及土壤受到污染。廢酸傾倒事件發生后,大城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對污染水體進行了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
聯合調查組已要求大城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并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進度,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監測及治理信息。環境保護部將對相關滲坑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同日,環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媒體報道的靜海區西翟莊鎮一處滲坑。據天津市環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況,靜海區有18個類似滲坑,多為廢酸傾倒或偷排所致。靜海區政府自2014年起開展滲坑廢水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個滲坑。2016年底,靜海區政府完成采購招標,對剩余4個滲坑(含此次媒體報道的滲坑)進行深度治理,目前已治理完成1個滲坑。聯合調查組現場檢查時,滲坑廢水治理設備正在安裝調試。
聯合調查組已要求靜海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并加快治理進度,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公開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信息。環境保護部將對相關滲坑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編輯點評:這些工業廢坑周圍是農田,不僅影響農作物,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當地的地下水,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水污染,治理起來并不那么容易,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對于這些工業廢坑,要作為治理重點從源頭展開,不要等范圍大了、污染久了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