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各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動態機制,定期評估,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就直接摘牌,最可怕是“不再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也就是永不再列。曾經于近年被摘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7年)。前些年一些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摘牌之后還能降格變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在好像沒有這么樂觀了,摘牌對于一所大學的學科建設以及科研打擊是巨大的。

燕山大學的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前國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材料領域占了21個,其中3個依托單位為中科院下的研究所,1個為河北省屬的燕山大學,因此燕山大學成為上榜的唯一的一所非211院校。1個為工信部直屬的西北工業大學,其余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部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全部為原211高校。其中武漢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均為2個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余12所高校均為1個(包括吉林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

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被評估A+的只有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三所高校。在評估為A-以上的高校之中,北航、哈工大、北理工、天大、東北大、中科大等校均無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大擁有規格更高的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全國只有5個國家實驗室)。西北工業大學的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工信部唯一的材料領域重點實驗室,西工大材料學科也是僅有的兩個一流學科之一,同時西工大材料學院也是全校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評估A-以上院校
材料學科雖然在諸多熱門領域都有應用,需求量也很大,但在高考報考中并不算熱門專業。材料專業的學生就業率其實還是可以的,但是工作大多都在一線,工作環境相對來說艱苦了點。其實這也是目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一大問題,傳統生產制造類專業包括航空航天、動力工程、化工冶金等都遭遇“招人難”的境地。“中國天眼”開出10萬年薪依然難招到人,高考狀元扎堆金融,不得不說目前國內制造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