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食品安全溯源控制及預警技術研究與推廣示范”項目啟動實施以來,緊密圍繞食品安全危害識別技術、食品安全溯源技術、食物安全控制技術和食品安全預警技術等四部分內容開展研究,實施進展順利,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
建立了基于互聯網信息的食品安全隱患信息采集系統,針對互聯網信息的分布區域、存在特征等情況,采用通用信息爬取、元信息爬取及定制信息爬取等技術實現了目標地區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自動收集和處理,預警功能正在調試優化中。
開發了適用于高效液相色譜和氣相色譜檢測數據自動采集的傳感器,同時搭建了相應的檢測數據接收和展示平臺。目前已經完成對高效液相的測試工作,初步實現了液相色譜相關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的自動采集和預警。
建立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具備對城市內肉類蔬菜的流通追溯信息匯總、處理與綜合分析利用等功能,并支持城市間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問題產品緊急召回和責任追溯,可實現全國追溯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全國追溯體系日常運行的指揮調度。目前已經在北京、天津和合肥三個試點城市進行安裝應用。
依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個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構建了基于Web的食源性致病菌分子分型溯源電子化網絡,正在建立通過高速網絡(CNGI)互聯的1個中央數據庫與20個地方數據庫。